重庆市切实抓好“四个聚焦”,做好棚改民生工程

2022-07-21阅读:751发布:人居要闻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包璋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住有所居、居有安全为目标,切实抓好“四个聚焦”,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26.79万套,惠及群众约94万人。其中,2021年完成改造2.01万套,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居住条件有改善、城市品质有提升、综合效益有显现”。

聚焦危房隐患

让群众住得“安”

重庆市以“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为工作目标,坚持将消除城镇危房安全隐患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在全市组织开展城镇D级和C级危房的清理排查工作。结合全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排查城市滑坡和低洼地带的危房,全面摸清危房底数,健全完善工作台账,构建了产权人落实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和当地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按照“存量清仓见底、增量动态清零”的工作思路,重庆市优先将城镇危房纳入棚改计划实施,通过政府、个人和社会资本多方筹集资金,因地制宜推进危房的排危搬迁、修缮加固等工作。武隆区积极申请国开行棚改贷款,集中解决老城区“砂砖房”排危安置问题;南岸区探索通过“使用权置换”方式,将政府公房中的危房群众安置到新的公租房中,使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十三五”以来,全市通过棚改累计完成城镇危房搬离整治16.5万户,近两年重庆市累计安排2.87亿元棚改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全市3500户城镇零星D级危房搬离整治。仅2021年一年,全市城镇危房存量就下降近20%,让群众从“忧居”变“安居”。

聚焦民生底线

让居民感受“实”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棚改工作中厚植人民情怀,坚守棚改的民生底线,从严从实把握棚改范围标准,坚决防止借棚户区改造之名搞房地产开发的倾向。坚持规划先行,认真开展棚户区摸底调查,细化改造范围和计划,详细制定了各区县棚改专项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健全完善市、区(县)两级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会审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审核关”,有效避免了“搭车上路”的情况。做实做细改造方案,在实施棚改前,充分征求群众改造需求和意愿,做到“成片改造和零星改造相结合,拆、改、留、增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使棚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

同时,落实好中央和重庆市关于政府债务管理的有关要求,认真评估财政承受能力,构建了中央棚改补助资金、棚改中央预算内投资、棚改专项债券和贷款、社会资本和个人出资的多渠道融资体系。“十三五”以来,重庆市累计落实并投入中央棚改补助资金和预算内投资100.13亿元、棚改专项债券302.23亿元,依法依规申请棚改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棚改,引导群众合理分担改造费用。处理好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关系,依法依规推进棚改补偿安置工作。重庆市新出台了《重庆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相关规范进行了修订完善,坚持“一套政策用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群众补偿安置工作合法合理、及时高效。

聚焦文化传承

让城市焕发“美”

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和“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等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承“保护优先、拆留并举”的原则推进棚改工作,细化对棚户区历史文化建筑的调查摸底,深刻把握住房保障和城市更新的客观规律,分类制订棚改方案并推进实施。重庆市通过修缮加固及改扩建方式实施的棚户区数量,从2018年占比不到5%提升到了2021年的约15%,做到了“住得好”和“城市美”的有机统一。

通过不搞“大拆大建”,将历史文化建筑纳入棚改片区摸底调查中的重要内容,做到台账清、底数明。一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历史文化建筑予以保留修缮,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恢复老街巷的空间尺度和历史肌理,将沉寂的城市文脉活化利用。渝中区山城巷、南岸区黄桷垭老街等棚改项目通过棚改再现了“山城”的文化传承。二是通过适度“有拆有建”,结合城市文脉传承和功能完善的需求,对一般房屋按照棚改规定实施改造,完善城市道路、管网、绿化等功能配套,充分结合原址的“文化味”和“烟火气”,在新建建筑中融入城市记忆,植入新的商业业态,为老城区的有机更新赋能。沙坪坝区磁器口后街、南川区东街等棚改项目的成功打造,彰显出了老城的城市记忆。

聚焦综合统筹

让效益发挥“足”

重庆市在推进棚改工作过程中,坚持“既为群众谋福祉,也为城市谋发展”原则,注意整合利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强化棚改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与提升、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等工作的结合,努力发挥好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发挥棚改对“稳经济大盘”“稳投资”“稳预期”的积极作用。

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将穿插在老旧小区中的零星危房纳入棚改计划,将排危与小区功能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见效,为老旧小区的功能疏解和提升拓展有效空间,成功推动了南岸区长江村、永川区三河汇碧等项目,实现了居住安全和人居环境的“双提升”。紧密结合城市更新与提升工作,积极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区、重要产业发展区等重点区域的棚改工作,在改善棚户区群众住房条件的同时,也为城市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加快推进“两江四岸”“长江艺术湾区”等区域的棚改项目,使城市面貌和品质有了较大改观和提升。紧密结合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的部署要求,坚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完善货币化安置的动态调节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商品住房存量和价格等因素,及时调整完善棚改安置政策,强化统建统安、集中或组织购买存量房源相结合的棚改房源筹措机制,满足棚户区群众日益多元的安置需求。

原标题:“四个聚焦”做好棚改民生工程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

重庆:发布智慧城市建设“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为全力推进“智慧名城”建设,全面打造“住业游乐购”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近日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将围绕基层治理、停车管理及服务等3个领域打造示范项目。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10-13
重庆:出台办法打造立体绿化城市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整治提升市容市貌的精神,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城市立体绿化鼓励办法》(以下简称《鼓励办法》)于11月1日正式施行。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11-12
重庆九龙坡城市更新PPP模式,何以受到住建部点赞推广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多渠道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则是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作为住建部确定的首批21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之一,重庆九龙坡区的创新经验受到住建部点赞推广。
世界人居 0评论2021-12-06
旅游经济下的新农村生活方式研究——以重庆卧龙河乡村景观设计为例
当下城市的快速发展刺激着乡村的迫切转型。在乡村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乡村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探讨旅游经济下新农村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通过对乡村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调研以及对旅游经济和乡村旅游的研究,提出以景观设计的方式介入乡村产业的转型,构建新农村生活方式。研究过程中,笔者将旅游经济、乡村生活方式以及景观设计之间进行关联分析并尝试得到一些设计原则和方法,最后以重庆卧龙河乡村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试验性的成果运用与展示。
黄艳设计工作室 0评论2021-12-12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0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